首页

南一女王

时间:2025-05-30 03:47:14 作者:国画大师黄宾虹后人:真迹尽归公有 家中悬挂复制品 浏览量:78922

 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(曹丹)“他说,自己的画要50年后才能被人读懂。”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展厅里,黄宾虹外孙女赵茹理望着墙上的画作轻声说道。

  作为大师的后人,赵茹理选择在退休后以志愿者身份,为观众讲述黄宾虹的艺术人生。

5月22日,黄宾虹外孙女赵茹理(左二)在浙江省博物馆为观众做志愿讲解。曹丹 摄

  “厨房之外,皆可取走。”1955年,黄宾虹逝世后,其夫人宋若婴携子女秉承遗志,将万余件书画藏品悉数捐献给国家,由浙江省博物馆统一接收、保管。

  如今,这些珍藏构成了浙江省博物馆“黄宾虹艺术体系”的核心。在近期举办的“天地人——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六十周年艺术展”中,160余件(组)经典作品、珍贵画稿和手稿与公众见面。

  “家中悬挂的,只有复制品。”赵茹理说,虽然真迹尽归公有,但外公“守正创新”的艺术精神始终在家族中延续。

  展厅入口处,一张摄于1950年前后的老照片格外引人注目:一位清瘦老者伏案挥毫,银须鹤发,凝神专注。那是黄宾虹晚年居于杭州栖霞岭时的珍贵影像。

  “我就是在这栋老宅里出生长大。”赵茹理回忆道,虽与相差99岁的外公未曾谋面,但她从家人口中得知,晚年外公每日“看山读画”,在西湖畔锤炼笔墨。黄宾虹的画案临窗而设,窗外是苍翠宝石山,案头堆满古籍画稿。

  1865年生于浙江金华的黄宾虹,早年致力科举,不到30岁却毅然放弃功名参加反清革命。“那是他与旧时代的决裂。”赵茹理志愿讲解时,常将外公的作品与其人生经历、生活故事交织,“外公是文化的传承者,也是创新者”。

4月29日,观众在黄宾虹作品《黄山汤口》前驻足拍摄。曹丹 摄

  黄宾虹擅画山水。他的艺术风格历经三变: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,疏淡清逸;中年投身革命,苍厚凝重;晚年提出“道咸画学中兴”,笔墨臻于化境。他将画家功底、文人情怀与救国使命融为一体,既扎根传统又勇于突破。

  尽管总结出“五笔七墨”的创作心得,但黄宾虹生前却未获应有关注。然而,黄宾虹似乎并不在意。

  “他总说,自己的画要50年后才有人懂。”赵茹理笑道,当年常有乡野老农来家中观画,竟能辨出画中是晨雾还是夜雨,黄宾虹总是欣然赠画——知音不在庙堂,而在民间。

  也如黄宾虹所言,他的画在去世五十年后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。2017年6月,中国嘉德春拍,黄宾虹92岁绝笔之作《黄山汤口》以3.45亿元成交。

  赵茹理曾是一名老师,退休前,她将自己教书育人的心得,汇编成自传——《勾枝点叶》,“外公用画笔‘勾枝点叶’,追求美好的艺术,我在三尺讲台上用粉笔‘勾枝点叶’,书写自己的人生路”。

  如今她通过志愿讲解,让黄宾虹的艺术精神持续传递。

  “外公用九十多载的光阴,证明了最深的墨终将沉淀为最亮的光。”她这样告诉观众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废旧厂房变影视基地 浙江湖州影视城“民国范”带动文旅产业

蚂蚁岛,陆域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,在广袤东海里小得像一只蚂蚁。但蚂蚁岛艰苦创业精神,却名扬全国。上世纪50年代,300多名妇女人拉肩扛,仅用16个月就筑起1300米长的海塘,增加生产面积近500亩。

美国多地枪声频传 过半民众盼加强枪支管控

近年来,中小学“课间十分钟”消失现象引发社会关注。今年5月,教育部发文整治挤占“课间十分钟”等行为,明确规定严禁违反国家规定的学生睡眠时间安排学生作息,或以各种方式挤占学生“课间十分钟”休息。

两部门:加快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

听完农户们的建议,姜明又带着农业科技人员来到当地大田里,实地调研冬季黑土地保护情况。姜明说,要想保护好黑土地,又让老百姓每年增产、增收,唯一途径就是多听百姓心声、多实地调研。

云南省丽江市委原常委、宣传部原部长和丽军被开除党籍和公职

陈凤英强调,中非经贸合作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固发展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不仅充分尊重非方意愿,也紧扣非洲国家的迫切需求,帮助非洲解决了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。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,非洲国家既可以借鉴中国经验,也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自主探索适合的发展道路。

国家知识产权局:2023年授权发明专利92.1万件,同比增长15.3%

我个人觉得中法两国无论是人文还是艺术方面,只要有交流有互动,彼此受众就能看到,在情感、文化价值观、人性的细腻和爱上,我们是一致的,所有误解都会被这些一致性消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